索引號:111423LL00100/2022-111476 | |
發文字號:興政辦發〔2022〕33號 | 發文時間:2022-10-17 |
發文機關: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詞: |
標題: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興縣2022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題分類: | 發布日期:2022-10-17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單位:
《興縣2022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興縣2022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2022年度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的通知》(晉農辦經發〔2022〕168號)(以下簡稱《通知》)和《呂梁市2022年度農業生產托管行動方案》(呂政辦發〔2022〕17號)精神,扎實推進我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帶動我縣現代農業規模經營發展,有序推進農業生產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專業化服務組織統一管理,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綠色化,提升我縣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資源可持續利用?,F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農業生產基本情況
(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收到《通知》后,興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對此項工作進行了緊急部署,強調要主動作為、以點破面,利用試點項目發現并解決小農戶規?;?、現代化農業生產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服務集中型規模經營發展。同時要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導,優化種植結構,突出雜糧優勢,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重點扶持具有生產服務資質、有一定規模、具備較強服務能力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型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科學制定服務環節、服務內容及分環節、分內容的補助標準??h財政全力保證項目實施的工作經費以及因作業條件差而需要的配套資金,確保試點項目順利推進。
(二)產業基礎比較扎實,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較快
1.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體系健全。按照“區域化、專業化、產業化”的要求,以建設全省雜糧基地縣為目標,按照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遵循“穩定糧油、突出雜糧”的原則,在穩定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5萬畝(其中雜糧種植面積40萬畝)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以糧食生產、綠色蔬菜、畜牧養殖、干果經濟林、中藥材種植為主導的產業格局。
2.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發展較快。全縣農機具擁有量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我縣大中型拖拉機總量達到400余臺,配套農機具總量達到900余臺(套);全縣機械化耕地面積、機械化播種面積、機械化收獲面積、實施機械化深松整地作業面積比往年大幅提升。
(三)組織化程度較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較快
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規模經營主體發育較好,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競相發展,輻射帶動能力強,農業集約化、組織化和市場化水平較高。通過積極引導和規范土地流轉、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組建農業園區、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力促進了農業規?;l展。截至2021年底,我縣土地流轉面積達86949余畝,土地流轉的農戶數達2579戶,土地主要流向合作社、種糧大戶(農機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
截至2022年8月底,縣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的合作社達到1855戶,全縣36個家庭農場被錄入山西省家庭農場登記管理平臺,并頒發家庭農場證書。
(四)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較好地滿足本地市場需要
縣、鄉、村三級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健全,縣、鄉兩級分別建立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農業科技推廣站等公共服務機構,負責涉農政策法規的宣傳、土地流轉合同的鑒證備案、農業科技推廣等相關業務。農業專業服務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性服務主體發育良好,服務業覆蓋面廣,服務形式多樣。
小雜糧、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經濟林、中藥材等經濟作物作為興縣鄉村振興的區域性主導產業,也是興縣農業發展的主要增長點。在政府重視程度、農業產業基礎、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等方面都非常適合搞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試點推進。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縣上下緊密配合,穩步推進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的基礎上,在提高服務帶動型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水平、提升糧食生產的質量效益等方面開展積極有益的探索與嘗試,為推動我省農業生產托管快速發展積累豐富的經驗。
二、項目實施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服務小農戶
把引領小規模分散經營農戶走向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作為發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重點。始終堅持帶動而不是代替農戶發展的原則,把服務小農戶作為政策支持的主要對象,著力解決小農戶的規?;a難題。
(二)堅持推進服務帶動型規模經營
把破解小規模分散經營制約發展農業規?;a作為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關鍵。以支持農業生產托管為重點,推進服務帶動型規模經營,在尊重農戶獨立經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集中連片推進規?;a。
(三)堅持服務重要農產品
把提升糧食作物及農產品生產效益作為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目標。通過改進農業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增強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提高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四)堅持以市場為主導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財政補助重在引導培育市場服務,領域集中在生產社會化服務的關鍵和薄弱環節;補助標準不能影響服務價格形成,不能干擾農業服務市場正常運行,更多的是引導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長期健康發展。
三、項目目標
(一)服務項目目標
重點聚焦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薄弱環節的社會化服務和當地特色主導產業,逐步開展經濟林、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的托管服務。同時,鼓勵積極探索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特色經濟作物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財政支持方式,為拓寬服務領域、擴大服務覆蓋面積累經驗。
(二)服務體系完善
通過農業生產服務托管試點項目的實施,提高土地經營規模,使集約化種植技術和機械化作業得以廣泛推廣,減少勞動力和物資的投入量,提高單產水平。預計項目托管服務地塊畝均收入將會提高4%。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強化服務組織的服務能力、技術力量,對新品種、新技術的認知程度、運用能力和推廣積極性有極大提升。提高服務效果,實現興縣農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發展。
(三)服務引導農戶
耕地集中連片是發展規?;r業生產托管的前提條件,要優先支持集中連片的農業生產托管,重點支持規模效益比較突出,帶動農戶比較多的服務主體,引導農戶依法自愿在村組內互換并地、聯戶經營、聯耕聯種,為農業服務實現規模經營創造條件,更好地解決單個農戶“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或者做起來不劃算的事情。
(四)服務帶動增收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解決農民“誰來種地”“怎樣種地”的難題,確保農民種地收入的穩定增加,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不論是外出打工還是在當地農業服務組織謀職,都可以專心從事工作,最大限度地解放農村勞動力,緩解農業生產及高效設施農業用工不足的矛盾,農戶工資性收入大幅提高。
四、項目實施內容
(一)項目任務
按照《通知》精神,自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我縣承擔托管服務任務的試點項目需要完成托管服務面積2.17萬畝以上,項目補助資金為200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00萬元。
(二)主導產業和關鍵環節
1.補助產業
項目實施補助主導產業包括:玉米、谷子、雜糧、薯類作物,經濟林、中藥材等縣域農業主導產業。
2.補助環節
按照“圍繞主導產業、突出重點環節、擴大覆蓋范圍、集中連片推進”原則確定主要補助環節(已享受相同項目補貼的不能重復享受)。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實施的環節主要包括旋耕、機播、鋤草、防治、機收、土地深松深耕、撿拾打捆、經濟林修剪、涂白、病蟲害防治,中藥材病蟲害防治、機收、烘干等。
3.補助對象
有一定規模、服務能力較強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企業等托管服務組織。
4.補助標準
根據我縣產業發展、托管服務市場發育等實際情況,原則上財政補助占服務價格的比例不超過40%,單季作物畝均補助規模不超過130元,縣級配套資金服務價格比例不超過10%。安排服務小農戶的補助資金或面積占比應高于60%,對接受服務的單個規模經營主體,應合理確定每年享受補助的資金總量上限,防止“政策壘大戶”。充分尊重小農戶獨立經營主體地位,積極支持村兩委、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作用,積極推進小農戶通過合作和聯合實現集中連片,統一開展生產托管、統一接受耕、種、防、收等生產服務,發展服務規模經營。鼓勵對撂荒地開展托管作業服務,適當開展中藥材、經濟林的生產托管試點工作按照市場調查的價格,確定具體作業市場價格標準及補助標準如下:
(1)土地深松深耕60元/畝(省、市補助24元/畝,縣級配套6元/畝);(2)土地旋耕50元/畝(省、市補助20元/畝,縣級配套5元/畝);(3)機播30元/畝(省、市補助12元/畝,縣級配套3元/畝);(4)防治30元/畝(省、市補助12元/畝,縣級配套3元/畝);(5)機收120元/畝(省、市補助36元/畝,縣級配套12元/畝);(6)撿拾打捆70元/畝(省、市補助28元/畝,縣級配套7元/畝);(7)經濟林涂白30元/畝(省、市補助12元/畝,縣級配套3元/畝)、修剪70元/畝(省、市補助28元/畝,縣級配套7元/畝)、防治(包括農藥)30元/畝(省、市補助12元/畝,縣級配套3元/畝)。
5.補助方式
資金補助采取先服務后補助的方式,即每個環節實施完畢并經審核驗收合格后,對項目實施區域內的服務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按照服務合同、實際作業量及田間作業監控設備提供的數據對服務組織進行補助。
(三)項目實施流程
1.確定服務組織。由生產經營主體申請,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領導組根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及專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規模、能力、信譽、服務價格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公開規范擇優選擇服務組織作為項目實施主體,選擇的服務組織應遵循《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農業生產性服務指南》開展服務,單環節社會化服務組織原則上不少于5家,促進公平的社會化服務市場形成和切實保障服務效果。通過公眾網站、電視、報紙等公共媒體公示服務組織名單,并公示舉報電話。原則上每年評估一次,也可以結合實際二年評估一次。
2.簽訂服務合同。參加項目實施的服務組織與用戶簽訂服務合同,明確服務地塊、服務面積、服務內容、作業時間、質量要求、質檢驗收等。
3.提供作業服務。服務組織按照服務合同要求提供相關服務。
4.撥付補助資金。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實施過程全程監管并組織抽查驗收后,向縣財政申請辦理補貼資金結算,縣財政局按照資金管理辦法及時撥付項目資金。
5.及時總結經驗。項目實施過程中及完成后,要及時收集整理實物動態影像資料,總結典型模式和成功經驗、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并于12月20日前報送項目階段性執行情況;對項目實施情況,要做好總結工作,分析項目執行情況。
6.項目績效評估。項目完成后,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將對項目實施內容開展情況、實施效果、驗收情況、資金兌付、檔案資料存檔情況等進行檢查,開展績效評估,并根據項目實際實施情況,撰寫評估報告,給予總體評價,評價結果作為下年度資金分配和實施區域確定的重要依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保證項目實施,成立由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賀建強任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組員的“興縣2022年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具體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具體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康建華同志兼任。
(二)強化部門聯動
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財政、物價等部門要確保項目落實??h財政局要協助農經部門做好實施方案制定審核工作,并加強項目資金的管理,防止運行風險和擠占挪用。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項目實施方案制定、項目內容落實和政策典型宣傳工作,嚴格把握項目進程,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保證項目按時完成。
(三)強化監督指導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明確分工,強化責任,扎實做好巡回督導和業務指導工作。強化社會監督,公布舉報電話,設置舉報信箱,及時受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加強調研督導,組織巡回檢查,推廣先進典型做法,及時解決實施中的問題,推動行業規范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變更項目實施內容的,需經領導組同意,并上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四)強化資金監管
制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補助資金使用范圍、開支標準,落實資金使用計劃(或方案)的制定、實施和審核責任。項目資金實行專賬管理。要切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對擠占、截留、挪用項目資金等違規違紀行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五)強化經費保障
縣政府安排項目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宣傳培訓與入戶指導、監督檢查、項目驗收,試點經驗總結與完善政策措施等。
(六)強化宣傳引導
引導服務主體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機制,加強服務質量和價格監管,推動制定行業服務標準。高度重視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充分尊重廣大農戶和服務組織意愿,注意調動農戶和服務組織兩個積極性,大力營造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良好環境,鼓勵引導廣大農民和服務組織積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
附件:興縣2022年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領導組名單
附件
興縣2022年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領導組名單
組??長:賀建強 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康建華 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
成??員:王志輝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張建兵????????縣發改局局長
????????張建平 ??縣財政局局長
????????張秋迎????????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
????????15個鄉(鎮)鄉(鎮)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由康建華兼任。
【圖解】興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關于印發興縣2022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的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