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3 14:10
大
中
小
來源: 興縣新聞網
“雜糧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雜糧產業鏈產值達到10.24億元,雜糧收入占農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2月30日上午,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興縣雜糧產業合作項目2022年工作總結暨2023年工作部署會議通過視頻形式召開。會上,呂梁市政協副主席、興縣縣委書記喬云報告了這個好消息。
會議指出,2022年,呂梁興縣與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密切協作、攜手共建,所地合作實現良好開局,取得豐碩成果:篩選出2個谷子品種、2個豆類品種、2個蕎麥品種、5個高粱品種,增產幅度明顯;注冊完成雜糧研究院,持續為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推動興縣由雜糧生產大縣向種業大縣轉變;“山西雜糧之鄉”“雜糧美食之鄉”授牌,雜糧全產業鏈被央視農業頻道專題報道;雜糧種植面積突破40萬畝,雜糧產業鏈產值達到10.24億元,雜糧收入占農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
2023年,興縣將進一步健全“科技支撐+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雜糧產業發展模式,聚焦雜糧全產業鏈,堅持富縣富村富民結合,推進一產二產三產融合,持續做好“興縣小雜糧”這篇“大文章”。
下一步,雙方將更加務實地推進深入合作。興縣將依托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現有的科研條件、科技人才、知識產權、設施平臺等優勢資源,將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的現實生產力。同時,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自覺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有機串接起來,推動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協同發展機制和模式,努力打造科技扶持產業興旺、服務鄉村振興的樣板和標桿。
來源:人民網